全球自動變速箱技術發展經歷了哪些重要階段?

全球自動變速箱技術發展主要經歷了自動變速前期、液力自動變速、電控自動變速、智能自動變速這四個重要階段。在自動變速前期,摩擦元件操縱的行星齒輪機構等相繼出現;液力自動變速階段,由液力變矩器和行星齒輪變速器構成的產品開啟新篇,但液壓控制精度有限;電控自動變速階段,電子控制系統的加入提升了換擋品質;智能自動變速階段,自適應控制系統等讓變速箱更智能,不斷推動著技術向前邁進 。

在自動變速前期,1904 年用摩擦元件操縱變速的行星齒輪機構誕生,1907 年福特大量使用行星齒輪變速器實現“動力換擋”。隨后,1938 - 1941 年美國 GM 和 Chrysler 公司用液力耦合器代替離合器,為液力自動變速的出現奠定基礎。這一時期的探索,猶如為自動變速箱技術搭建起最初的框架,引領著后續發展方向。

進入液力自動變速階段,1939 年通用 Oldsmobile 車上的 Hydromantic 開啟了新篇章。這種由液力變矩器和行星齒輪變速器組成的自動變速箱,依靠液壓系統進行控制。像豐田 A40 系列等產品不斷涌現,不過液壓控制在精度方面存在一定局限,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

電控自動變速階段是一次重大變革。1969 年雷諾 R16TA 轎車率先使用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到 80 年代末逐步實用化。其控制系統融合電控和液控,電腦處理信號實現自動換擋,在換擋品質控制等多方面展現出優勢,極大提升了駕駛的舒適性和操控性。

智能自動變速階段,德國寶馬、尼桑、三菱等公司推出能自動識別并調整換擋規律的自適應控制系統。這讓自動變速箱仿佛擁有“智慧大腦”,能根據不同駕駛場景和需求,自動優化換擋策略,帶來更為精準和高效的駕駛體驗。

全球自動變速箱技術的這四個重要階段,是一部不斷創新、突破的發展簡史。從最初的簡單機械結構,到后來融合液壓、電子技術,再到如今的智能化,每一步都凝聚著無數工程師的智慧與心血,推動汽車行業不斷邁向新高度。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 A4 旅行車 allroad 新款的智能科技配置頗為豐富。車內大尺寸液晶屏幕顯示清晰、操作流暢,集成多媒體娛樂與車輛信息顯示功能;全液晶儀表盤科技感足,駕駛數據一目了然。智能語音助手讓駕駛者通過語音指令就能輕松實現各種功能,提升便利性
奧迪 A8 新款指導價為 78.98 - 207.68 萬元,終端優惠后,價格低至 59.28 萬元起。奧迪 A8 新款于去年年底上市,作為一款豪華商務車,不僅擁有家族式外觀設計,還搭載了先進的動力和科技配置。其入門款配備 2.0T 4 缸
奧迪 A8 掛擋的正確操作因不同駕駛場景而有別。啟動時,先踩剎車踏板,按下一鍵啟動鍵,待儀表亮起車輛啟動,日常行駛將自動變速桿置于 D 檔進入自動模式,踩油門車自動跳檔;倒車時切換到 R 檔,停車時需把選檔桿轉到 P 檔。N 檔用于起步、停
11款奧迪A8L的保養周期通常為12個月或10000公里,以先到者為準。首保一般在新車行駛5000公里、約6個月時進行,且首保免費。此后,小保養大多每10000公里開展一次,大保養通常每60000公里進行一回。不過,保養周期并非完全固定,像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