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會影響機動車上線檢測的時間間隔?

影響機動車上線檢測時間間隔的因素主要有以下這些。

車型方面,6 座及 6 座以下家用車享受 6 年免檢政策,7 座及以上車輛前 6 年仍需每 2 年檢查一次;營運車輛,注冊后的前 5 年每年進行一次年檢,超過 5 年的每 6 個月進行一次年檢;貨車和大中型非營運客車,10 年內每年檢查一次,10 年以上每半年檢查一次。

年限也是重要因素,新車注冊時間不同,年檢時間不同。比如 2013 年 6 月購買的家用汽車,可享受 6 年免檢,到 2019 年需要年檢,具體年審時間范圍為 2019 年 4 - 6 月。營運性質的車輛,前 5 年每年需要進行檢查,5 年后每半年年檢一次。

上牌日期決定檢測時間,和購買日期無關,驗車可提前兩到三個月。

此外,車輛是否發生重大交通事故也會影響,若發生重大事故,6 年免檢車也須上線檢查。

車檢規定也在不斷變化,比如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原 10 年內上線檢驗 3 次調整為檢驗 2 次,15 年以后由每半年檢驗 1 次調整為每年檢驗 1 次;摩托車原 10 年內上線檢驗 5 次調整為檢驗 2 次,10 年以后每年檢驗 1 次。

車檢改革還受社會、汽車行業、車檢行業自身以及摩托車行業等因素驅動。社會方面,疫情導致成本高、異地車檢難等;汽車行業技術先進、產品質量高、用車環境好等;車檢行業存在不規范、不透明等問題;摩托車行業向大排量、高檔化發展,性能和質量提升。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榮威i5
榮威i5
6.89-9.09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40.0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目前主流油車品牌的智駕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大致處于從基礎 L2 級輔助駕駛到高速領航輔助駕駛等不同階段。像大眾、豐田等傳統合資品牌,在 10 - 20 萬元主力市場的燃油車多為基礎 L2 級智駕,能實現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預警等功能;而 20
中國智駕排名的信息對消費者購車決策影響較大。如今,智能駕駛已成為衡量汽車技術水平與品牌競爭力的關鍵指標。從相關報告和爆款車型的銷量數據來看,智駕的影響力在不斷深化。不同品牌在智駕領域各有優勢,排名情況能讓消費者直觀了解。雖然目前不是唯一決策
正確填寫車輛評估表,需要依次準確填寫車輛基本信息、外觀、內飾、動力系統、底盤系統、電氣設備等情況,同時排查事故并給出綜合評估結論。車輛基本信息涵蓋品牌、型號、車架號等,這是評估基礎。外觀檢查漆面、車燈等,內飾關注座椅、儀表盤狀態。動力與底盤
廣汽集團未來在多領域發力拓展新局。在智能駕駛方面,今年四季度上市全國首款 L3 自動駕駛車型,2026 年實現前裝量產 L4 自動駕駛產品規模化運營;自主品牌建設上,2027 年要讓自主品牌占集團總銷量 60%以上且挑戰 200 萬輛,還將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