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毫米波雷達價格與性能成正比嗎
毫米波雷達價格與性能并不一定成正比。
毫米波雷達性能取決于多個關鍵指標,如分辨率、探測距離、在復雜環境下的持續工作能力、跟蹤目標的穩定性和誤警率等。
國際知名供應商如博世、大陸等的毫米波雷達產品性能出色,但價格相對合理。
國內毫米波雷達行業起步晚,資源和技術人才缺乏,工程化應用不成熟。但一些國內企業也在努力突破,如行易道研發出國內首個民用 77GHz 汽車雷達及基于 SAR 技術的 79GHz 汽車雷達。
77GHz 與 79GHz 技術的毫米波雷達分辨率更高,這由帶寬和天線尺寸決定。天線尺寸受限,就用到陣列技術和 SAR 成像技術。
在國家政策推動下,毫米波雷達在汽車安全領域愈發重要。未來,隨著核心芯片價格降低,雷達可能會更便宜,還有望做成陣列。
目前,激光雷達雖精度高,但成本高,毫米波雷達在價格上有優勢,還能與激光雷達在性能上互補,降低使用成本。
國際上,毫米波雷達技術主要被博世等巨頭壟斷,各國車載毫米波雷達頻段曾不統一,現 77GHz 成國際通行標準。
國內毫米波雷達芯片國產化滯后,不過部分企業已取得進展,如加特蘭微電子量產了 CMOS 工藝 77GHz 毫米波雷達單芯片。
4D 毫米波雷達性能強大,成像能力出色,價格遠低于激光雷達,能有效支持高級智能駕駛,有望取代 3D 毫米波雷達和低線激光雷達。國內車企預計從 25 年開始裝車。
歐菲光發布的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達在某些方面優于超聲波雷達,造價卻相當,在角雷達市場具備一定優勢,并基于此打造一系列解決方案,最終目標是提供全棧智能駕駛系統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目前并沒有確切公開的沃爾沃汽車在中國的研發投入具體金額數據。不過,自 2011 年初中國研發團隊成立,如今已發展至超 500 人規模。在上海設立的研發總部一期工程投資約 4.2 億元。其研發范疇廣泛,涉及整車及眾多關鍵子系統,還將部分核心技
提高電噴柴油發動機的燃油效率,可從駕駛技巧、技術運用和車輛保養多方面入手。駕駛時選擇帶檔滑行,讓車輛滑行時噴油器停止噴油;技術上合理利用預噴射和后噴射技術,使燃燒更充分;保養方面,確保輪胎氣壓正常,定期維護各系統,如清理空氣濾清器、檢查活塞
商旅車的空間布局要實現合理,需綜合考量功能分區、儲物設計、座椅布局等多個方面。功能分區上,像廚房區設備合理擺放、臥室區注重隱私舒適、休息區考慮人體工程學,都能提升使用體驗;儲物設計中,嵌入式、床下、吊柜等多種方式以及多功能家具的運用可高效利
換一次能保證質量的剎車油,費用大致在 150 - 500 元之間。這一價格區間涵蓋了不同渠道與車型的差異。在普通修理店,加上工時費及兩升剎車油,總花費約 150 - 200 元;4S 店費用稍高,十來萬的車通常 200 - 300 元,高端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