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新交規中對交通安全警示牌的使用有什么新規定?
新交規中規定,當機動車在道路上出現故障或發生交通事故妨礙交通且難以移動時,不同道路情況對交通安全警示牌的放置距離有不同要求。普通道路白晝車后50米、夜間車后150米;高速公路白晝車后150米、夜間車后250米。并且夜間放置警示牌時,還需開啟示廓燈和后位燈,同時要保證警示標識處于故障車所在車道,彎道處故障應將警示標識放在入彎之前 。
在普通道路上,白晝時將警示牌設置在車后50米的位置,是為了給后方正常行駛的車輛提供足夠的反應時間,讓他們能及時察覺前方車輛的異常狀況,從而提前做出減速或避讓等操作,降低追尾事故發生的概率。而夜間視線較差,車輛行駛速度相對較快,所以需要將警示牌放置在車后100米處,這樣能讓后方車輛的駕駛員在更遠的距離就發現警示信號,確保行車安全。
高速公路上的車速普遍更快,一旦發生故障或事故,危險系數也更高。白晝時把警示牌放置在車后150米以外,能有效擴大警示范圍。至于夜間,視線嚴重受限,將警示牌設置在車后200米處,配合開啟的示廓燈和后位燈,能大大提高故障車輛的辨識度,最大程度保障道路的安全與暢通。
彎道處是交通事故的高發地段,所以新交規明確要求將警示標識放在入彎之前,就是為了讓車輛在進入彎道前就能提前得知前方情況,提前做好應對準備。總之,新交規對交通安全警示牌的使用規定,充分考慮了不同道路條件和時段的特點,目的在于最大程度保障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每一位駕駛員都應該嚴格遵守這些規定。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在寒冷天氣下確保汽車穩定搭電,需做好多方面準備與操作。寒冷會使電瓶性能下降,首先要準備高質量搭電線,如 16 平方、3 米左右的銅線。兩車要安全停放,車頭相對且靠近,嚴格遵循“紅正黑負”原則連接正負極,確保夾子與電極接觸良好。搭電前可對沒電
小拖車平板車的動力來源類型多樣,包括電力、蓄電池、牽引車牽引、手動、內燃機等。電力經電纜傳輸、牽引變流器轉換后驅動車輪,適合長距離大運量運輸;蓄電池帶動電機運行,靈活性強,適用于短距離作業;牽引車牽引常用于場區內貨物周轉;手動依靠人力推動或
小型汽車拖車價格因多種因素而有所不同,大致在 100 多元到數千元之間。在城區內,一般一次約 200 元;市區外公路,空車每公里 2 元、重車每公里 5 元,還有 200 元基價;高速公路上,起步價 10 公里 380 元,超 10 公里每
貨車救援拖車在車輛出現故障、遭遇事故、陷入困境、燃油或電力不足等情況時會被使用。當貨車輪胎破損漏氣、發動機等關鍵部件故障,電力耗盡無法啟動,燃油用光停滯不前時,都需要救援拖車。若貨車遭遇交通事故嚴重受損,或不慎掉入窨井、陷入泥地等難以脫困,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