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中網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汽車中網的發展歷程豐富多彩。它于 1903 年首次出現,隨后拱形設計逐漸普及成標準。在不同年代,各種獨特設計不斷涌現,如 1923 年阿爾法羅密歐的“分割”中網,1971 年普利茅斯的“奶酪”中網等。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眾多創新設計誕生,二戰后又呈現新面貌。進入現代,不僅有獲獎的中網產品,傳統中網還逐漸被主動式進氣格柵替代,其功能與樣式始終隨時代發展而演變 。

在汽車發展早期,中網主要承擔進氣與保護發動機的功能,樣式相對簡潔。隨著汽車工業的進步,中網的設計開始融入更多美學元素。1930年代和1940年代堪稱中網設計的創意爆發期,鐘形中網在別克、雪佛蘭和龐蒂克等車型上嶄露頭角;銀箭、汞以及1946年的奧茲莫比爾帶來了分裂和稍微折疊的獨特設計;戰前史蒂冠軍車型、1941年的凱迪拉克和1942年的福特汽車則采用了十字型中網。而羅爾斯羅伊斯堅守經典的拱形設計,展現出其對傳統的執著。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汽車中網迎來全新變革。1947年的別克、愷撒中網變得更短更寬,展現出與戰前不同的風格特點。進入21世紀,汽車中網的發展更加多元化。2006年,福特發布的??怂?/a>三廂中網獨具一格,彰顯了福特在設計上的創新理念。2007年,08款V8福特野馬金屬中網榮獲最佳設計獎,備受市場歡迎。同年,奔馳在C級和E級車型上大膽嘗試,鍍鉻裝飾條更粗壯立體,立標也進行了更換。2009年,VioGi正式進入中國大陸,為中網市場注入新活力。

如今,隨著電動汽車的興起,中網設計再次面臨變革。電動化車型進氣格柵多采用封閉式處理,但中網設計依然保留,且集成了許多傳感器,兼顧美觀與功能性。汽車中網從簡單的功能性部件,逐漸演變為融合美學與科技的重要汽車元素,見證了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 。

車系推薦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36.28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 quattro 越野的通過性參數有多個方面。 先看離地間隙,像奧迪 Q5 的離地間隙是 200mm,Q7 是 201mm,Q8 則達到了 220mm。離地間隙越大,底盤越不容易托底,應對復雜路況更輕松。 接近角方面,Q5 是 25°,
奧迪 Q6 的 quattro 能極大提升車輛操控性能。 首先是其核心的 Torsen 中央差速器,正常駕駛時平均分配動力,保證穩定操控。 遇到路面不平或車輪空轉,能迅速調整前后軸驅動力分配,確保車輛穩定。 車輪空轉或接觸不良時,ED
奧迪 Q8 五座版的內部空間那是相當不錯。 先說乘坐空間,前后排都很寬敞。后排乘客不會因為溜背造型而感到局促,乘坐感受很寬松。 再說天窗,奧迪 Q8 55 TFSI quattro 尊享動感型的天窗能給后排乘客帶來更好的視野。 車內的五座布
奧迪 Q5 55 quattro 與同級別車型相比,優勢眾多。 動力上,配備 2.0T 發動機,部分車型還加入 48V 輕混系統,低轉速扭矩大,功率和扭矩出色,啟停系統運行順暢,節能又省油,城市超車、高速行駛都輕松應對。 四驅方面,qu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