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控制器的可靠性如何保障?
要保障自動駕駛控制器的可靠性,需從多方面著手。在硬件上,用于不同功能的芯片要確保可靠,如負責功能安全的 MCU 需滿足相關高標準要求;軟件層面,常用架構的各層次要穩定運行,選擇受歡迎且成熟的操作系統等。同時,要通過多種測試保證在不同溫度環境下都能長時間可靠運行,構建安全冗余體系,涵蓋感知、決策、執行等模塊,以此全方位保障可靠性。
在硬件方面,用于環境感知和信息融合的 GPU 或 TPU、負責邏輯運算和決策控制的 ARM 架構,以及承擔功能安全的 MCU,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特別是 MCU,必須滿足 ISO26262 功能安全 ASIL - D 這一嚴格要求,才能為整個控制器的可靠性打下堅實基礎。硬件的品質與穩定性,如同大廈的基石,只有足夠堅固,才能支撐起自動駕駛的復雜功能。
軟件層面同樣不容忽視。常用架構的三個層次,操作系統、中間件和應用層 AI 算法,需協同合作。車企自行研發的應用層 AI 算法要精準高效,中間件由專業開發商提供確保質量,而操作系統的選擇更是關鍵。像 QNX 這種受歡迎的系統,以及 autoware 開源加上 ROS 的組合,憑借其穩定性和適用性,為軟件的可靠運行提供保障。軟件就如同自動駕駛控制器的靈魂,靈動且有序才能讓硬件發揮出最大效能。
測試環節是檢驗可靠性的重要關卡。現有對于域控制器可靠性測試標準要求在各種溫度環境下長時間可靠運行,而新的測試方法能自動執行測試,簡化繁瑣流程,提高測試效率,讓控制器在投入使用前就經過嚴格考驗。
安全冗余體系更是可靠性的有力后盾。感知系統融合多種傳感器,決策模塊多重機制,執行模塊雙冗余控制,再加上故障診斷與應急預案,各環節緊密配合,形成一個無懈可擊的安全網絡。
總之,自動駕駛控制器可靠性的保障是一個系統工程,硬件、軟件、測試、冗余體系缺一不可。只有各方面協同發展、共同進步,才能讓自動駕駛技術在可靠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