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 的研發是受哪個國家的啟發?

ESP 的研發是受德國的啟發。ESP 技術由德國博世公司率先研發。1995 年,博世公司量產了 ESP 技術。

在博世之后,各大汽車公司也紛紛研發類似系統,只是命名不同,如日產的 VDC、豐田的 VSC、本田的 VSA、寶馬的 DSC、三菱的 ASC 等。

ESP 系統主要由傳感器、ESP 控制器和執行器組成。傳感器包含轉向傳感器、輪速傳感器、側滑傳感器、橫向加速度傳感器和制動踏板傳感器等,負責采集車身狀態數據。

ESP 控制器對傳感器采集的數據進行計算,與預設數據比對,車身失控時命令執行器工作。執行器主要是液壓調節器,調控制動油壓。

工作時,各傳感器信號不斷輸入 ECU,ECU 分析計算汽車行駛狀態。當車輛轉向不足或過度時,ESP 系統會通過改變相應車輪制動力,產生抑制轉矩,保障車輛平衡穩定。

由于 ESP 技術的有效性,美國、歐盟、澳大利亞等國家對車輛裝配 ESP 出臺了強制法規。ESP 能避免約 80%的打滑事故,結合了 ABS 和 TCS 功能,每秒 25 次比較轉向角和車輛軌跡,偏離就降低引擎扭矩并剎住個別輪胎。

約在 20 世紀 80 年代,博世和戴姆勒就開始致力于提升車身穩定性。1997 年奔馳 A 級的“麋鹿測試”側翻促使奔馳將 ESP 作為全部車輛的標準配備,其他汽車制造商紛紛效仿。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7.28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阿維塔 11 的續航能力較強。它推出多個版本車型,不同版本續航各有亮點。增程版綜合續航最高可達 1065 公里,CLTC 純電續航里程為 225 公里;后驅版車型有 630 公里和 730 公里兩種續航版本;雙電機車型續航里程分別為 580
24小時可實現搭電對車輛突發沒電情況十分有用。在日常通勤、長途出行,甚至夜間或惡劣天氣等場景下,車輛都可能突發沒電。此時,24小時搭電服務就如同“及時雨”。像多數保險公司提供100公里內24小時免費搭電救援,不少專業救援團隊也隨時在線。他們
汽車沒電接電時正負極接反會產生嚴重后果。當正負極接反,電流方向改變,巨大的電流與電壓差會率先破壞電池內部結構,致使電解液泄漏、電池變形甚至爆炸。同時,汽車電路和電器設備也會遭受極大損害,比如出現電路短路,發動機、啟動部分電子元件以及保險電腦
搭電距離遠近對汽車搭電價位有影響,通常距離越遠價位越高。這是因為距離增加會使救援成本上升,如交通、時間等成本。不同救援途徑下,價位受距離影響程度不同。保險公司在一定距離內免費,超出則收費;汽修門店、救援服務公司多按距離計費。此外,車輛類型、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