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的成本構成是怎樣的?

智能汽車的成本構成比較復雜。

硬件方面,機械結構、電子元件和傳感器等是主要部分。比如中等檔次的智能汽車,硬件成本在 1000 - 5000 美元,要是有高精度定位和導航需求,得加定位設備,成本就更高。像無人駕駛汽車,激光雷達是感知硬件的重要部分,初代車用級激光雷達成本達 10 萬美元,現在單只價格約 90 - 8000 美元,每車大概需要 6 - 8 個。此外,還有 GPS,價格 80 - 6000 美元;攝像頭,單向 125 - 150 美元、全方位 150 - 200 美元;測距傳感器 80 - 120 美元;超聲傳感器 15 - 20 美元;雷達傳感器,近程 50 - 100 美元、全方位 150 - 200 美元;中央電腦分析數據控制車輛行駛。

軟件方面,開發(fā)和集成軟件的成本和開發(fā)人員技能、經驗、軟件規(guī)模及復雜度有關。

人力方面也有成本。零跑朱江明給出十年后智能汽車成本計算公式,80 度電池加電控系統 2 萬元,智能座艙加智駕系統 1 萬元,傳統車身部分 1.5 萬元,合計 4.5 萬元。

中國智能汽車 50%的成本在三電、電池技術、電機、電驅動總、智能汽車芯片、軟件、通訊技術、智能座艙。未來電池和智能化部分成本會降,尤其是智能化遵循摩爾定律,每 18 個月性能提升一倍,成本降低一半。電池因批量生產成本也會降。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新款寶馬 5 系貼隱形車衣好處顯著,既能保護車漆,又能提升車輛美觀度與保值率。隱形車衣可隔絕紫外線,防止原車漆變色、變黃,還能抵御沙石崩濺、樹枝劃傷,TPU 材質的自動修復功能可節(jié)省維修費用。同時,它能提升車身光澤度,讓車輛更有質感。而且在
依蔓改色膜色彩持久度良好,改色效果出色。依蔓是專注汽車膜研發(fā)10年的企業(yè),擁有強大的設計開發(fā)能力、專業(yè)團隊以及先進設備、技術和原材料,這為其改色膜的品質提供了堅實保障。憑借這些優(yōu)勢,它能確保產品質量穩(wěn)定持久,色彩也自然能長時間保持良好狀態(tài)。
指南車車蠟并未躋身常見車蠟品牌排行榜的前列位置。在各類知名車蠟排行榜中,像 3M、龜牌、美光等品牌常常占據前十之席,而指南車車蠟難見蹤影。不過,車蠟市場豐富多元,每個品牌都有其亮點與特色。這意味著,即便指南車車蠟在排行榜上位置不突出,也不代
在車漆鍍膜品牌中,樹多精、龜牌、車仆等都是性價比高的品牌。目前車漆鍍膜品牌并無絕對排名,各品牌憑借自身優(yōu)勢在市場上各有一席之地。像樹多精價格在59元到389元,適合追求性價比的車主;龜牌價格實惠且涂抹方便,其冰蠟鍍膜劑很受歡迎;車仆的鍍膜產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