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價格表的波動受哪些因素影響?

電動車價格表的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

首先是制造成本,像車架材質、焊接工藝、防銹處理等工序不同,成本就有差別。比如綠源采用加厚鋼材、機器人焊接和全方位電泳防銹,成本就高于普通工藝的電動車。

其次是智能配置,智能化程度高的電動車成本會增加,千元車通常不具備,五千以上的往往高度智能。

再者是電池容量,電池在整車成本中占比大,容量越大成本越高,千元車電池成本能占一半。

然后是品牌溢價,知名品牌如雅迪、愛瑪通常不會有千元級車型,品牌推廣費用會拉高價格。

還有經銷商渠道,不同經銷商采購成本不同,網上直銷可能更便宜,能省去中間環節。

另外,上游成本也是關鍵,包括Tier 1~Tier 3的供貨價格和更上游原材料價格。電車產業發展使Tier成本下降,但上游原材料成本受開采、資源等影響,可能因特殊情況急劇上升。

政策方面,國家補貼力度影響主機廠價格調整空間,補貼多企業主動性高,補貼少則可能因成本上漲而漲價。

電車制造成熟度分兩層,制造工藝和技術提升能降成本,消費者接受度提升會帶來定價權。

市場接受程度與基礎設施普及及燃油車購買慣性有關,基礎設施不完善、燃油車慣性大影響電車需求。

像電池缺貨、“一車一票”、原材料漲價等也會推動價格上漲。比如鉛價上漲、高溫天氣致產能下降、塑料紙箱等原材料漲價讓電池價格上升,“一車一票”使整車廠成本漲100-200元。

產業洗牌中,大品牌與小品牌境遇不同,大品牌受影響小,小品牌成本提升,價格競爭加劇。

此外,鐵、銅、鋁等原材料價格波動也影響電動車價格,如澳洲鐵礦石漲價致鋼材價格上升,銅因疫情供不應求漲價,鋁價受宏觀經濟和供需影響有望沖高,塑料價格則相對穩定。

還有電池代表材料鋰價格暴漲,增加了電池制造商和電動汽車的成本。

總之,消費者選購電動車時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根據需求和預算選到合適的車型。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 Q8 和寶馬 X5 相比,寶馬 X5 更保值。 奧迪 Q8 是全進口車型,定位比 Q7 更高級,面向運動性中大型 SUV 市場,價格高,受眾面小,21 年銷量才幾百輛。 而寶馬 X5 國產后,市場反饋相當好,比如今年 8 月銷量超過
奧迪 S5 quattro 的油耗情況受多種因素影響。 工信部綜合油耗在 8.2 - 8.7L/100km 之間。 實際使用中,根據相關資料和用戶反饋,平均油耗大約在 12.97L/100km,行駛 20000 公里后的平均油耗約在 1
奧迪 Q8 配置表在不同地區是不同的。 比如說,2023 款 45 TFSI 豪華動感型指導價 78.28 萬,但在赤峰地區經銷商報價低至 74.6 萬,在海口地區則是 72.8 萬。 參數配置方面,奧迪 Q8 是進口的中大型 SUV,能源
24 款 Q8 奧迪的油耗表現整體不錯。 官方數據顯示,百公里綜合油耗為 8.7L。 實際駕駛中,實測平均油耗在 9.62 - 10.64L 之間,每公里油耗,實測數據表明,百公里耗油大約在 0.095 - 0.106L 之間。 其中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