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板塊的供應鏈體系存在哪些挑戰?

新能源汽車板塊的供應鏈體系存在以下挑戰:

1. 項目周期縮短:主機廠加快新車型投放頻率,新能源動力總成項目周期大幅縮短,從傳統的一年半到兩年壓縮至半年甚至更短,這導致供應商在選擇、采購、生產物流等各環節的規劃設計時間嚴重不足,難以在短時間內形成柔性化、高效率、低成本的供應鏈與物流規劃。

2. 設計變更頻繁:新能源動力總成新項目中,設計變更、材料替換等需求變動常見,這會引發零部件供應商重選、物流包裝變動、倉儲和物流方式改變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對供應鏈與物流規劃的柔性和靈活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 芯片供應鏈困境: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生產所需芯片眾多,項目周期短但芯片預定和采購提前期長,供應商需提前預訂或采購,若項目未達成或客戶訂單突增,處理難度大,芯片供應鏈規劃與管理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

4. 新產線爬坡期規劃難: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項目通常投建新產線,投資成本高但產能難拉滿,產線利用率低,在 2 至 3 個月的產能爬坡期會產生大量不良品、報廢品,費用遠超產品銷售收入,供應鏈計劃與物料管理難度大。

5. 項目切換中的物流管理難:新車型更迭和設計變更導致動力總成項目生產物料變化,前項目停產帶來物料呆滯,新項目切換時優先消耗原物料、調整倉庫計劃、更新迭代物料等面臨困境。

6. 生產物流數智化要求提升:新能源動力總成產線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高,傳統人工干預多的物流設計不再適用,需要更數智化的物流系統和設備來支撐產線高效運作。

7. 供應鏈趨向一體化: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波動大,主機廠希望實時了解動力總成供應商的庫存情況并管控供應鏈與物流流程,因此各方供應鏈和物流信息系統需要開放且互聯互通,一體化供應鏈要求提升。

8. 核心“卡脖子”價值環節短缺:汽車半導體等核心軟件環節,國內企業存在空白,關鍵零部件進口度高。

9. 供應鏈企業生存壓力大:二三線企業在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生存壓力巨大,且第一梯隊競爭地位不穩固。

10. 供應鏈變革給創新企業留的機會窗口不持久:例如在電池領域,本土企業進入的機會窗口在收窄。

11. 資源品和芯片依賴海外:上游供給端格局集中,中國企業對鋰、MCU 等海外依賴度高,在價格和供給上受制于人。

12. 部分關鍵部件產能不足:如汽車芯片,雖然投資增加但產能釋放需要時間,一旦需求回升,產能缺口將顯現。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4.59-17.0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大屏電瓶輕度損壞修復的費用大致在幾百元左右,但具體會因多種因素而有所不同。不同品牌、型號的大屏電瓶,由于修復難度和所需材料有別,價格也存在差異;修復方法與程度同樣會影響費用,比如簡單虧電和內部較復雜問題的修復價格就不一樣;地區物價水平和市場
小神松電瓶不同程度損壞時的修復價格在幾十元到幾百元間波動。電瓶修復價格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受多種因素制約。若只是輕微故障,如簡單硫化,修復費用通常在 50 - 100 元左右;但要是出現極板嚴重老化、短路等嚴重問題,費用可能攀升至 150 -
帶智能功能的電瓶修復設備價格因多種因素而有所不同,大致在幾十元到數萬元不等。小型智能電瓶修復機器約2.3萬元起,而一些全自動修復器78.21元起批。日常家庭使用,幾百元的產品基本能滿足需求;專業場所如4S店或修理廠,常選擇幾千元甚至更貴的大
電動車和汽車蓄電池修復價格存在差別,汽車蓄電池修復價格通常在幾十元到數千元不等。這是由于二者在電池類型、損壞程度、所在地區、選用配件質量以及維修店收費標準等方面存在差異。電動車電瓶修復價格多在幾十元到三百元左右,而汽車電瓶因有小型、大型之分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