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汽車的保險政策如何制定?
無人駕駛汽車的保險政策制定是一個尚在探索且復雜的過程,現階段除交強險和安全生產責任險外,還建議投保金額不少于500萬元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未來或基于責任險設計,由主機廠或運營方統一采購。由于無人駕駛汽車面臨技術故障、網絡安全等新風險,傳統車險已難以滿足其全部需求,因此保險政策需從責任判定、產品開發、定價方式等多方面進行調整與完善,各地也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以積累經驗 。
在責任判定上,無人駕駛汽車的事故起因更為復雜,涵蓋車輛硬件故障、智能系統問題等。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對保險責任影響巨大,例如L3及以上層級事故責任通常由車廠商承擔。這意味著傳統汽車事故責任判定方式需修正,未來高級別自動駕駛甚至需引入抽象保有人作為事故責任主體,交強險也應統一并回歸完全賠償原則。
產品開發方面,鑒于傳統車險無法有效覆蓋無人駕駛汽車面臨的新風險,開發專屬保險產品勢在必行。各地為此積極探索,深圳發放智能網聯汽車試行牌照,劃定區域用于測試和運營,保險業成立項目組研究風險,最終形成承保指引和理賠實務要點,規范了從投保到理賠的全流程。
保險定價方式也在轉變。過去基于車輛和駕駛者的定價模式不再適用,未來保險定價將轉向綜合多因素的多維度測算,比如駕駛區域、里程數、使用頻率等。而且隨著無人駕駛技術成熟,事故發生率可能降低,保險費用或許也會隨之下降。
北京要求測試車第三者責任保險保額不低于500萬元、車上人員責任險保額不低于每座200萬元;工信部等四部門要求試點使用主體購買交強險以及每車不低于500萬元人民幣的交通事故責任保險。這些地方和部門的舉措,都為無人駕駛汽車保險政策的完善提供了寶貴經驗。
無人駕駛汽車保險政策的制定是一個不斷探索、與時俱進的過程。隨著技術發展和實踐經驗積累,保險政策將在責任判定、產品開發、定價等方面不斷優化,為無人駕駛汽車的廣泛應用提供堅實保障。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