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轂的生產工藝是怎樣的?
制動轂的生產工藝較為復雜,以鋁合金制動轂為例,需經過原料準備、預制件制作、鋁合金液準備、擠壓鑄造復合、熱處理、機械加工等多道工序。首先要準備好制作陶瓷增強材料的各類原料,制成多孔陶瓷預制件;同時準備好鋁合金液。接著將兩者進行擠壓鑄造復合,之后經過固溶、淬火、時效等熱處理,最后按圖紙要求機械加工制成成品。如此才能生產出性能優良的制動轂 。
在原料準備階段,需嚴格按體積分數稱取陶瓷骨架材料、陶瓷顆粒材料、低溫粘合劑以及高溫粘合劑。其中,低溫粘合劑為濃度 3 - 20%的羧甲基纖維素水溶液,高溫粘合劑則是濃度 10 - 60%的硅溶膠溶液。這些原料的精準配比,是后續工序順利進行的基礎。
陶瓷預制件的制作是個精細活。把準備好的原料混合均勻后,澆入預制件模具。在此過程中,要經過加壓處理,壓力需控制在 20 - 30MPa,加壓前還得抽真空至 1X12Pa,隨后進行去水、壓制操作。完成這些后,將其烘干,溫度保持在 150 - 200°C,時長 10 - 20 小時,接著在 700 - 1000°C 的高溫下燒結 2.5 - 4 小時,最終得到多孔陶瓷預制件成品。
鋁合金液的準備同樣不容忽視。要精心選用鑄造或變形鋁合金,然后依次進行配料、熔煉、除渣、靜置、保溫等步驟,確保鋁合金液的質量符合要求。
擠壓鑄造復合環節,要先準備好擠壓鑄造模具,預熱上、下模并噴涂脫模劑。將陶瓷預制件套在沖頭固定好,再澆注鋁合金液,合模后進行擠壓鑄造,擠壓壓力控制在 50 - 150MPa,上、下模溫度維持在 100 - 250°C,保壓 10 - 60 秒后開模取件,得到制動轂毛坯。
毛坯的熱處理包括固溶處理,溫度在 480 - 535°C,時長 5 - 7 小時;淬火時水溫需 60°C 以上;時效處理溫度為 150 - 180°C,時長 4 - 8 小時,由此得到制動轂半成品。最后,按照圖紙要求對半成品進行機械加工,最終制成合格的制動轂。
制動轂的生產工藝環環相扣,每一個步驟都至關重要,只有嚴格把控各個環節,才能生產出滿足車輛安全行駛需求的優質制動轂產品。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