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身材的人如何調汽車座椅

不同身材的人調汽車座椅有不同方法。

身材嬌小的人,座椅要比較靠前,高大的則靠后。上車后臀部貼緊座椅后背,右腳將油門剎車踩到底,腿不伸太直,膝關節輕微彎曲即可。

座椅高低調節方面,不能太低,以免影響視線。保證臀部和膝蓋大約呈一條直線,膝蓋高于臀部座椅高度偏低,不安全,兩者成一線駕駛感受好。

后背角度調節有講究,不能將近 90 度,不然久了會腰酸背痛。應讓人體軀干和腿部呈大概 95 到 105 度,這樣整個背部和肩膀都能與座椅靠背接觸,開車更輕松。

頭枕位置要讓頭部能靠在中間,這樣能減輕頭部重量,發生事故時保護頭部和脖子。

對于緩解腰部壓力,可增加腰靠墊,放在座椅中下方與腰部接觸,讓人身體放松,開車不疲憊。

較高身材的,座椅適當向后、向下調,靠背角度稍大;較矮身材的,座椅向前、向上調,靠背角度稍??;肥胖身材的,座椅位置稍靠后,靠背角度適中,腰部支撐加強;瘦弱身材的,座椅位置適中,靠背角度適中,腰部支撐適當調節。

調節座椅要在車輛靜止時,調好后鎖定部件,還要定期檢查。座椅高度要確保視線清晰看到前方道路和儀表盤,靠背角度在 100 到 110 度間較合適,頭枕高度應與頭部平齊。

總之,座椅調整要根據個人身材和駕駛習慣不斷嘗試,找到舒適又安全的位置。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7.28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傳統藥房代步車廠商面臨著研發能力受限、市場供需錯位、租賃模式待探索以及基礎設施不完善等挑戰。多數廠商聚焦中低端市場,在高端電動、運動及智能代步車研發上能力不足,產品科技含量欠缺。電動輪椅雖為主流,但因價格因素供需錯位,中高端智能代步車市場普
進口電動四輪車價格普遍高于國產電動四輪車。進口電動四輪車由于要承擔運輸成本、關稅等,并且品牌影響力較大、核心配置更優,整體定價自然偏高,像韓國進口電動汽車平均售價是本土的兩倍多。而國產電動四輪車產業供應鏈完善,規模擴大帶來成本分攤,價格更為
汽車補漆面積越大,價格越高。這是因為面積的增大意味著所需漆料增多,耗費的工時也會更長,成本自然水漲船高。就好比車門上小如手掌的補漆和整個車門補漆,價格能從百余元躍升至幾千元。不過,補漆價格并非僅由面積這一因素決定,漆料品質、維修店狀況、汽車
兩座電動四輪車在冬季性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其中續航里程的變化較為明顯。低溫會致使電池內部化學反應活性降低,充放電量減少,像鉛酸電池在低溫下續航下降比例較大,鋰電池和石墨烯電池通常下降 20%-30%。此外,車內制熱系統耗電、不良駕駛習慣、不合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