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成為國產車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比亞迪成立于 1995 年,起初是生產二次充電電池的。

1997 年量產鋰離子電池,銷售額破億。

1998 年在荷蘭成立歐洲分公司,1999 年成立香港和美國分公司,2000 年在深圳葵涌建工業園,成為摩托羅拉鋰離子電池供應商。

2003 年借鑒豐田花冠設計推出首款轎車 F3,進軍汽車領域。

2008 年推出純電動 F3e 和第一代雙模混合動力 F3DM,亮相初代 e 平臺和 DM 混動技術。

2009 年拓展純電動客車和叉車市場,推行純電公共出行戰略,純電大巴在海外獲認可。

2010 年與奔馳攜手成立比亞迪戴姆勒技術公司,推出騰勢品牌。

2013 年比亞迪出現轉機,銷量增長。

2014 年因政府支持新能源,比亞迪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2021 年 5 月第 100 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2022 年 11 月達 300 萬輛,2023 年 8 月 500 萬輛,11 月 600 萬輛,2024 年 7 月 4 日達 800 萬輛。

比亞迪海外市場成績也不錯,海豚、唐、漢、海豹等已進入全球市場。

比亞迪一路走來,從電池制造起步,到如今成為全球化的汽車生產和銷售巨頭,其發展歷程彰顯了中國品牌的崛起和拼搏精神。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40.0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大揚電動四輪車的內部空間布局較為合理。大陽電動四輪車不同車型雖車身尺寸有別,但大多內部寬敞舒適。像大陽巧客系列,能輕松容納四個成年人,空間緊湊卻不擁擠;大陽新能 S8 車身靈巧,座椅可調節,方便后排乘客上下車。而且部分車型采用高品質內飾材料
電動四輪車后橋的齒輪油加注量沒有固定標準,會因車輛功率、變速箱類型、車型以及制造商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小功率變速箱每次約需 120 毫升,大功率差速器約 200 毫升。常見小型電動代步車后橋可能在 100 - 150 毫升左右,功率
電動四輪車方向盤拆卸后,需放在干燥清潔處,用柔軟材料包裹妥善保存,并留意不同材質的特殊要求。存放環境宜選擇干燥且無灰塵之地,可借助專門盒子或架子放置,為防止刮擦磕碰,要用泡沫紙或絨布等柔軟材料包裹。同時,不同材質的方向盤保存方式有別,如皮革
價格親民的加油代步小汽車有不少,比如大眾Polo、YARiS L致炫、風光330等。這些車價格大多在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預算。像大眾Polo可靠性佳,適合追求品質的用戶;YARiS L致炫省油耐用,是實用主義者的好選擇;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