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開車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喝酒不開車的法律依據源自《刑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刑法》規(guī)定醉酒駕駛機動車處拘役并處罰金,機動車所有人等有特定責任的也依此處罰;《道路交通安全法》嚴禁酒后駕駛機動車,并明確了酒后、醉酒駕駛的各類具體處罰。這些法律規(guī)定從不同層面規(guī)范駕駛行為,旨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彰顯法律威嚴,促使社會形成文明出行的良好風氣 。
具體而言,《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guī)定,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要處拘役,期限在一到六個月。不僅如此,飲酒后駕駛機動車,也會面臨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記 12 分并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的處罰。
酒駕醉駕還有一系列細致的處罰標準。酒后駕駛,初次會暫扣 6 個月駕駛證,并處 10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罰款;若此前曾因酒駕被處罰,再次酒后駕駛的,處 10 日以下拘留,并處 10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罰款,還會吊銷駕駛證。醉酒駕駛的處罰更為嚴厲,由公安機關約束至酒醒,吊銷機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5 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若是酒后駕駛營運車輛,處 15 日拘留,并處 5000 元罰款,吊銷駕駛證,5 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醉酒駕駛營運車輛,由公安機關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0 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且重新取得駕駛證后,不得駕駛營運車輛。而一旦酒后或醉酒駕駛,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吊銷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
這些法律法規(guī)以明確且嚴格的標準,為道路交通安全保駕護航。它們時刻提醒著每一位駕駛者,喝酒不開車是不可觸碰的法律紅線,唯有遵守法律,才能確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共同營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環(huán)境。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