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涂裝的常見工藝有哪些?

車身涂裝的常見工藝按涂層分有二涂層體系、三涂層體系、四涂層體系;按干燥條件分有烘干體系和自干體系。常見的三涂層體系包含底漆、中涂與面漆或金屬閃光漆、罩光清漆,適用于多數裝飾要求較高的車身。烘干體系多用于大批量生產線,自干體系常用于小批量生產或大型特種車身。不同工藝各有特點,共同為車身披上美觀且耐用的“外衣”。

大型客車、旅行車車身的涂裝工序較為繁雜。首先是前處理階段,要進行除油、除銹、清洗以及表調等操作,為后續工序打好基礎。接著是磷化處理,方式有整體噴射和整體浸式,采用薄膜型鋅鹽快速磷化處理,增強涂層附著力。清洗干燥后,開始噴涂底漆,可采用空氣噴涂等方法。

之后進入刮膩子環節,這需要精細操作。粗刮膩子后要經過干燥、打磨、擦凈,再進行細刮,同樣重復干燥、打磨、擦凈步驟,以確保表面平整光滑。

中涂環節也很關鍵,采用靜電噴涂或空氣噴涂法,干燥后進行打磨、擦凈,之后可能還需進行修整,比如快干中涂、干燥、打磨、擦凈等步驟。最后進行面漆噴涂,可選擇干燥或罩光處理,若有分色需求,完成后再干燥即可。

在漆前表面處理方面,表面清理方法多樣。例如用熱堿液、有機溶劑除油,砂紙打磨玻璃鋼表面后用有機溶劑清洗脫模劑,用磷酸配制的清洗液擦洗車身黃銹等。不同的清理方法針對不同的車身材質和表面狀況。

總之,車身涂裝工藝是一個復雜且精細的過程,不同的工藝環節相互配合,從涂層體系的選擇到干燥條件的確定,再到每一道具體的工序,都緊密相連。它們共同作用,不僅賦予車身絢麗的色彩,更提升了車身的防護性能,使汽車在美觀與耐用上達到平衡,滿足不同消費者和不同使用場景的需求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貨車疲勞駕駛的處罰標準根據車輛類型有所不同,連續駕駛中型以上載客汽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超過4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于20分鐘的,一次記12分;連續駕駛此類車輛以外的貨車超過4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于20分鐘的,一次記6分
奔馳剎車盤材質多樣,高性能車型傾向用碳纖維陶瓷材質,普通車型多采用半金屬熱片材質。碳纖維陶瓷剎車盤機械強度高、制動噪音低、重量輕,能提升性能與經濟性,還極為耐用,但成本昂貴。半金屬熱片材質能確保出色的制動效果,可滿足日常駕駛需求。不同材質的
男性喝三兩白酒后,一般至少需要 10 - 24 小時才吹不出酒駕,但具體時間因人而異。酒精進入人體后,5 分鐘即可在血液中被發現,兩個多小時后被全部吸收,而代謝過程卻較為緩慢。不同人的身體素質、體質以及肝臟功能等存在差異,會極大影響酒精代謝
挑選合適的燃油清洗劑,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首先要選針對中國油品的,像司有普這類產品。還要關注清潔效能,新車可用強效的,非新車先用弱效再交替使用。成分也很關鍵,含環氧烷等成分較好。不同車輛和發動機對清潔劑要求各異,柴油車有特殊需求。此外,價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