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可謂波瀾壯闊,始于 1952 年毛主席指示建設第二汽車廠。從最初艱難選址,最終落戶十堰,在艱苦條件下各方支援建成投產;到 80 年代抓住改革開放機遇,技術中心成立開啟產品開發新階段;90 年代采取自主加合資戰略,與多國企業合作推出眾多車型;再到如今緊跟新能源趨勢,在多個領域多點開花。這一路走來,東風不斷成長,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重要支柱 。

1952年底指示下達后,籌建工作隨即展開,然而選址卻歷經波折。從最初考慮的武漢,到成都、湖南,因各種因素計劃擱置。直到20世紀60年代“三線建設”,二汽建設再次提上日程,最終選址十堰。盡管建設初期爭議不斷,但在周總理批示下,十堰建設得以繼續。籌建時條件艱苦、人才匱乏,好在得到各方支援。1971年,第一條汽車總裝配線竣工并試車成功。1975年,自主開發的兩噸半越野車定型,車輛品牌定為“東風”,東風5噸車的誕生標志著二汽從軍用工廠向民用卡車制造轉型。

進入80年代,改革開放帶來新機遇,東風調整策略,產銷步入正軌。1983年技術中心成立,產品開發進入新階段。1984年襄樊基地奠基,為企業發展奠定更堅實基礎。

90年代是東風的重要發展階段。1991年第100萬輛東風車下線,1992年二汽正式更名為東風汽車公司。這一時期,東風采取自主加合資戰略。1990年與法國雪鐵龍公司簽訂合資協議,1993年組裝出第一批國產雪鐵龍ZX車型,1996年開發出神龍富康988。同時,輕型車事業也穩步推進,1995年第一臺3噸級輕卡車型下線,1997年1.5噸輕卡下線。此外,1996年與美國康明斯發動機公司成立合資公司,1998年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進入21世紀,東風持續發力。東風本田CR - V開創中國城市SUV市場,東風日產軒逸在緊湊型轎車市場表現出色。隨著自主品牌研發實力和新能源技術發展,東風在轎車、SUV領域多點開花,新能源領域走向高端化,如嵐圖汽車和猛士系列。近十年,東風緊跟能源與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在新能源領域取得諸多成果。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在漫長發展歷程中,不斷順應時代潮流,通過技術創新、合資合作等方式,實現了從艱難創業到蓬勃發展的華麗轉身,如今已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中流砥柱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9.0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標志在全球市場上的認可度極高。自 1932 年誕生,四個圓環相連的獨特設計就令人過目難忘,其代表著四家公司的結盟,簡潔有力又底蘊深厚。多年來,奧迪憑借創新精神與技術實力,成為豪華品牌代表,這一標志也成了車主身份象征。奧迪汽車以高品質著稱
蔚來汽車價格受研發成本、原材料成本、品牌效應、高端定位、售后服務、技術投入、稀缺性、稅收政策、市場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從研發到量產,各環節都需大量資金和人力,電池等核心部件原材料價格又高,這都增加了成本。同時,蔚來品牌形象良好、
寶馬九系的保養成本相對較高。小保養時,更換機油和機油濾清器等項目,費用約 2000 元;而大保養涉及更換多種濾芯及火花塞等,費用可達 6000 元左右。這主要是因其發動機特性復雜,保養項目本身費用較高。同時,地理位置、服務選擇等也會影響保養
手動油泵常見品牌眾多,有百威獅、科麥斯、得力工具、安賽瑞、威力獅、海斯迪克、鳴固、金固牢、趣行、美科等。這些品牌在市場上各有優勢,像百威獅的鋁合金手搖油泵品質獲用戶認可;鳴固的手搖抽油泵使用方便;科麥斯憑借在手動工具領域的名氣,其手動加油泵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