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粘度會隨著使用時間發生怎樣的變化?

機油粘度會隨著使用時間發生改變,通常會逐漸變稠,但也可能變稀。使用中,粘度指數改進劑被剪斷、機油氧化、雜質混入等因素,常使機油越來越稠,影響流動性與潤滑效果;而油壓不足時稀釋劑進入,又會讓機油變稀薄,無法正常冷卻和潤滑部件。可見,機油粘度變化情況復雜,定期檢查更換機油很有必要 。

先說機油變稠的具體緣由。粘度指數改進劑在機油中起著重要作用,它能夠使機油在不同溫度下保持相對穩定的粘度。然而,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發動機內部的高強度工作會讓這些改進劑分子鏈被剪斷。就好比一根原本長長的繩子,被不斷地磨損、拉扯,最終斷成了許多小段。這就導致機油在低溫和高溫環境下的粘度變化失去了原本的控制,使得機油在整體上呈現出變稠的趨勢。

機油氧化也是導致其變稠的關鍵因素。發動機工作時,機油會與高溫的空氣、金屬部件接觸,這為氧化反應創造了條件。氧化過程就如同鐵生銹一樣,機油中的成分在化學反應下逐漸變質。這些氧化產物混入機油中,使其內部結構變得復雜,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增強,進而導致機油的流動性變差,直觀表現就是粘度增大。

此外,雜質混入機油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在發動機的運行過程中,會產生諸如金屬碎片、磨損顆粒等雜質,它們就像微小的“沙子”懸浮在機油里。這些雜質的存在改變了機油原本均勻的質地,增加了內部的摩擦力,使得機油在流動時變得更加困難,從宏觀角度來看,就是機油的粘度上升,變得越來越稠。

而機油變稀的情況同樣不容小覷。當油壓不足時,發動機內部的一些特殊情況會導致稀釋劑進入機油。稀釋劑的作用就像是往濃稠的湯里加了水,它會降低機油的粘度。一旦機油變得稀薄,就無法有效地在發動機的各個摩擦部件之間形成良好的油膜。這就好比給機器的齒輪之間加了一層不夠厚的潤滑劑,齒輪之間的摩擦會加劇,不僅不能實現良好的冷卻效果,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燒瓦等嚴重問題,極大地影響發動機的正常運行。

綜上所述,機油粘度在使用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變化情況確實較為復雜。可能會因為多種原因而變稠,也可能在特定情況下變稀。無論是變稠還是變稀,都會對發動機的性能和壽命產生不利影響。所以,為了確保汽車發動機能夠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車主一定要嚴格按照車輛使用手冊的要求,定期檢查和更換機油,讓機油始終保持最佳狀態,為發動機提供可靠的保護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4.59-17.0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在4S店進行防凍液測驗所需時間并不固定,短則數分鐘,長則可能超一小時。這是因為測驗項目和方式不同,時間也有所差異。比如用全自動冰點測定儀測量冰點,數分鐘可完成;觀察防凍液是否渾濁、用pH試紙測試,也只需幾分鐘;而檢查管道泄漏、更換防凍液等項
進口剎車油的知名品牌有博世Bosch、福斯Fuchs、菲羅多FERODO、泰明頓TEXTAR、ATE等。博世作為德國工業巨頭,創立于1886年,制動性能可靠、穩定性佳。福斯1931年創立,是獨立潤滑油大廠,剎車油適應惡劣環境。菲羅多隸屬美國
335i換輪胎,需先做好停車等準備工作,再使用工具完成輪胎更換。具體而言,要將車停在水平堅固地面,打開危險報警器,把變速桿置于P檔、點火鑰匙轉到“LOCK”位置,拉起駐車制動,在車后合適距離放置三角警告牌。準備好備胎、扳手和千斤頂,將千斤頂
車貼膜 10 大品牌的施工難度因品牌所采用的材質、特性以及面對的車型不同而存在區別。比如萬順改色膜施工難度較低,新手也可嘗試;而 TPU 改色膜包邊包角難度較大。汽車玻璃膜方面,不同品牌車型的玻璃特性、車窗玻璃壓條設計等因素都會影響施工難度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