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怎樣保障?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從多個維度保障安全性。在電池方面,刀片電池技術搭配磷酸鐵鋰體系與蜂窩鋁結構,配合七維四層防護機制,杜絕熱失控;高壓系統(tǒng)構建九層保障,線路防護出色;車身結構采用CTB等技術,高強度鋼材應用多;信息安全上,DiLink智能網聯(lián)系統(tǒng)有銀行級保障。此外,還有云輦系統(tǒng)及眾多實驗室助力,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線。
先來看電池安全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比亞迪自主研發(fā)的刀片電池可謂是“安全擔當”。它采用了CTP無模組結構設計以及磷酸鐵鋰技術路線,經過針刺測試的嚴苛檢驗,能夠做到不起火、不冒煙,從根本上解決了電池起火爆炸的隱患。這一技術具備諸多優(yōu)勢,比如放熱啟動溫度高、放熱慢、產熱少等,使得電池在各種復雜工況下都能保持穩(wěn)定。其內部蜂窩鋁結構更是錦上添花,不僅讓電池更加輕量化,還提升了整體強度。而且,e平臺建立的七維四層動力電池安全防護機制,就像一位“全能衛(wèi)士”,從多個維度、多個層次全面把控熱失控情況,實現有效隔熱,為電池安全加上了層層“保險”。
再說說高壓系統(tǒng)的安全保障。比亞迪為高壓系統(tǒng)構建了九層高壓安全保障體系,這是一套極為嚴謹且全面的防護機制。在車輛遭遇嚴重撞擊時,該系統(tǒng)能夠迅速且果斷地切斷高壓供電,就像是給高壓電戴上了“緊箍咒”,避免高壓電對車內人員造成傷害。同時,高壓線路滿足IP67防護等級,這意味著即使車輛處于較為惡劣的環(huán)境,比如在1米深的水中浸泡1小時,線路依然能夠穩(wěn)定工作,不會出現漏電等危險情況,為車輛在特殊場景下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支撐。
車身結構方面,比亞迪同樣不遺余力。e平臺3.0的CTB技術是一大亮點,它創(chuàng)新性地將電芯和車身高剛性結構融合在一起,減少了冗余的結構件。這一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車內的空間利用率,還提升了電池能量密度。以海豹車型為例,搭載CTB技術后,整車扭轉剛度可達40500N·m/°,甚至能夠承受50噸卡車的碾壓測試,其車身強度可見一斑。此外,比亞迪還運用CAE仿真手段對車身結構進行模擬分析,并通過反復的實車驗證實驗,不斷優(yōu)化車身設計。像漢車型,白車身熱成型鋼材的使用量在同級別中國品牌量產車型中名列前茅,為車內乘員打造了一個堅固的“安全堡壘”。
信息安全也是比亞迪重點關注的領域。DiLink智能網聯(lián)系統(tǒng)采用了銀行級別安全標準,通過安全芯片、安全網關、總線加密等一系列先進的技術手段,建立起了全方位的安全體系。并且,比亞迪還與行業(yè)內領先的合作伙伴展開安全合作,借助各方優(yōu)勢,不斷強化信息安全防護。這就好比為車輛的信息系統(tǒng)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火墻”,有效防止信息泄露,保障用戶的隱私和數據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tǒng)的加入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增色不少。這一歷時5年研發(fā)的成果,由智探架構、智算中心、智控技術構成,分為C、A、P三大產品陣列,能夠實時感知車輛狀態(tài),根據不同的行駛情況進行智能調節(jié),降低車輛側翻風險,提升車輛在各種場景下的安全性和性能表現。同時,比亞迪擁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整車碰撞實驗室、EMC實驗室、VOC實驗室、動力電池實驗室等多個專業(yè)實驗室。這些實驗室就像是一個個“安全檢測站”,在碰撞、電磁輻射、氣味性、電池等各個方面對車輛進行嚴格測試和驗證,確保車輛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符合高標準的安全要求。
總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通過在電池、高壓系統(tǒng)、車身結構、信息安全等多個核心領域的技術創(chuàng)新與嚴格把控,再加上云輦系統(tǒng)和眾多專業(yè)實驗室的助力,從內到外、從硬件到軟件,構建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安全保障體系,為用戶的出行安全保駕護航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