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公司在新能源領域有哪些技術突破

比亞迪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突破眾多。

首先是刀片電池技術,成功提高電池安全性和續航能力,還降低了成本。

其次,在充電技術方面,自研車端和樁端交、直流充電技術,是首批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標準起草單位。

全球首創 800V 高電壓平臺和升壓充電技術,搭載在秦 EV、唐 DM 等車型上,解決了高壓車型與低壓樁充電不兼容問題。

還有乘用車雙槍超充技術,像騰勢 N7 雙槍超充最大功率可達 230kW,能在公共快充樁上 15 分鐘充電 350 公里。

另外,全球首創復合直冷技術,大大提升電池冷卻面積和換熱能力,保障用戶超充安全。

再有全球首創全場景智能脈沖自加熱技術,以騰勢 N7 為例,在-30℃極寒條件下能實現極低溫冷車快充,讓電池加熱速率提升,滿充時間降低,北方用戶冬天也能快充。

比亞迪持續創新,憑借 20 年技術積淀和研發投入,構建適合國情的充電技術體系,不斷升級用戶全場景充電體驗,解決充電難題,引領行業技術發展,提高充電速度和穩定性,讓充電設施更普及便捷。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微型電動車四輪的內部空間布局形式多樣且較為合理,能滿足日常多種出行場景需求。布局形式上,有兩門四座、四門五座等多種方式,不同品牌車型各有側重,有的注重乘坐人數,有的后排座椅可靈活調整以增加儲物空間。乘坐空間方面,不少車型表現不錯;儲物空間上
80年代四輪車的外觀設計兼具時代特色與多樣化風格。那時的四輪車造型較為方正硬朗,線條簡潔直接,沒有過多復雜的曲線與裝飾,展現出質樸而純粹的工業美感。部分車型因技術與工藝限制,在細節處理上稍顯粗糙,但這也正是其獨特之處。整體而言,80年代四輪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各行業面臨的網絡安全風險正不斷上升。在此大背景下,現代汽車集團做出重要舉措,首次成立了集團級別的網絡威脅應對小組。 據業內消息,該網絡威脅響應團隊由現代汽車集團綜合安全中心負責人Yang Ki-chang掛帥。此前,現代
電動四輪車名牌的價格范圍跨度較大,從幾千元到數萬元都有。不同品牌定位、配置、技術等方面存在差異,致使價格各不相同。一些常見品牌,如金彭、九號等,價格多在幾千元;而像五菱宏光MINI EV、寶駿E100等部分微型乘用車領域的電動四輪車,價格則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