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F1 意大利站車隊策略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2011 F1 意大利站中,車隊策略發揮了關鍵作用。

首先,倍耐力帶來的三款最軟配方輪胎給輪胎管理帶來極大挑戰,且整個周末每輛賽車的輪胎數量從 13 套減少到 11 套,迫使車隊實施更完美的輪胎管理。

其次,按照倍耐力預測和仿真數據,一停策略是最快的,采用中性胎加硬胎組合,能抵消輪胎打滑帶來的退化,還能帶來更多靈活性,比如應對安全車或紅旗

再者,在蒙扎停一次站通常需 25 秒,實際損失遠超 25 秒,進站賽車出站后速度遠低于對手在主直道的速度,多進一次站很難追回損失,而輪胎衰退導致的圈速損失未達單圈 1 秒,直道多也未讓輪胎衰退速度更快。

另外,本次采用的 C3、C4 和 C5 配方輪胎圈速差距僅 0.25 秒,配方差異不足以彌補 27 秒進站損失,所以起步時多達 18 輛賽車用中性胎起步。

法拉利車隊在本站也有出色策略,萊科寧發車故障掉到隊尾后,法拉利讓其 28 圈進站,幫助維泰爾阻擋羅斯伯格,建立 5 秒優勢。

紅牛車隊里卡多用中性胎起步,堅持 30 圈后進站,最終追到第 8 名,雖若早一圈進站可能更好,但比賽中策略決定難權衡。

威廉姆斯車隊策略失誤,被奔馳車隊羅斯伯格通過進站策略超越。

總之,各車隊在 2011 F1 意大利站的策略運用對比賽結果產生了重要影響。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 Q5 與 Q3 的操控感受相比,Q5 更為優越。在動力系統上,Q5 發動機功率更大,動力輸出充沛,換擋平順加速快,駕駛時更有底氣;懸掛方面,Q5 高底盤寬胎的設計,提升了越野性能,運動駕駛時穩定性更好。操控穩定性上,Q5 的四輪驅動系
2024款奧迪Q5L的落地價與同級別車型相比具有一定競爭力。其指導價在39.88 - 48.88萬元之間,終端優惠力度大,像成都地區降幅可達13萬左右,裸車價能低至29萬左右。與寶馬X3、奔馳GLC相比性價比較高;和沃爾沃XC60落地價相近
2014 年奧迪 Q5 不同款式新車當年售價約在 50 萬元左右。當年奧迪 Q5 作為一款備受矚目的豪華中型 SUV,其定價處于該級別市場的正常區間。不同款式在配置等方面存在差異,但整體價格圍繞 50 萬元波動。不過車輛價格會因車況、使用年
16 年奧迪 Q5 二手車相比新車,優勢在于價格親民、保值率高,且能以較低成本體驗品牌魅力。價格上,二手車大幅降價,僅 11 萬至 13.9 萬左右,與當時新車 38.34 至 56.70 萬元的售價相比,能節省大量開支。其前五年平均保值率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